春光明媚的周末,處處鳥語花香。一群朝氣蓬勃的姑娘小伙騎著自行車,從十多公里外的江山市區來到壇石鎮上溪村,享受春意盎然的景色,體驗這里剛改造好的騎行道。 “歡迎你們來上溪騎行!感覺這騎行道怎么樣,玩得開心嗎?如果有好的意見和建議,還請告訴我們哦!”3月6日中午,等這幫騎行的年輕人在一家農家樂邊上停下,上溪村的生態指導員黃平馬上迎了上去,熱情地跟他們攀談起來。 “騎行道很好,風景也很美,但在標識標線的提示上還可以再改進,我們轉了一圈都找不到吃飯的地方!甭犃擞慰汀翱Х冉渲浮钡脑,黃平頻頻點頭。 作為衢州團市委下派到上溪村的生態指導員,黃平在上溪村任職已經一年多。這一年,他走遍了村子的角角落落,對村里的生態情況進行了徹底的調查摸底:基礎設施狀況如何,主要有哪些污染源,還存在哪些生態隱患……在走訪摸排的基礎上,黃平給上溪村建了一份生態檔案,并形成了詳細的調查記錄和分析報告。 上溪村戶籍人口3763人,有一半在外務工,村集體經濟較弱,如何幫助村民增收?經常村里村外地轉悠,黃平盯上了村里通往江山和常山的鄉村道路,“上溪村通往江山和常山的路分別只有12公里和15公里,路不寬但都鋪上了水泥,車流量不大、路況好,改造一下應該很適合作騎行道!秉S平的這個設想得到了專家的認可。 去年底,騎行道改造成功,很快吸引了一撥撥游客前來“嘗鮮”。那段時間,黃平經常會免費“導騎”,跟游客聊天的同時作滿意度調查,征詢意見建議,以期把騎行道改造得更好。接下來,黃平還設想在騎行道兩旁增添一些騎行和運動的元素,把它打造成一條生態長廊,再發動沿騎行道村莊開發農家樂和民宿,爭取讓游客進得來、留得住。 說到黃平,上溪村村支書周文不由得豎起大拇指,“他來了以后,村里的面貌真的大不一樣。以前村里垃圾沒人掃,牛棚豬圈隨處可見,在他的努力和帶動下,現在你看,村里生態環境好多了!”指著村口那條古色古香的長廊,周文告訴記者,這里原來是一條臭水溝,在黃平的提議下,經過改造,如今變成了一道風景線,供游客游玩和歇息。 除了黃平,眼下在江山各個行政村履職的生態指導員還有290名,他們發揮各自崗位和專業優勢,在熟悉了解村情民情的基礎上,指導村民垃圾分類、污水處理,幫助村里建章立制、保護生態,此外還主動幫助村里跑項目、跑資金、跑技術。江山目前村村都有生態指導員,該市治水辦專職副主任鄭勤勇說:“江山市今年能順利捧回治水‘大禹鼎’,這些生態指導員功不可沒! |